從臺北龍山寺廟埕口的成長開始,廖修平在地的生命經驗,那反芻自土地所給予的養分,由民間-而廟宇-而學術殿堂,最終接軌國際藝術思潮。藉由一己一生的開拓,其藝術成就所形塑的典範,揆諸世界戰後當代藝術所映現的諸多繪畫現象,他所構築的藝術符號文脈,恐怕並非只是臺灣或是華人世界所指涉的地方性意義而已。戰後地球村的逐漸形成,緣於在地特質所發生的共時性國際藝術風貌,成為藝術家追求的目標。其中,我們見出深信藝術源自於生活的廖修平繪畫(主要有油畫、版畫與複合媒材),透過臺灣常民文化中的廟埕意象,予以解構重組或是錯置另配,擴衍出深具個人獨特性視覺識別度風格的藝術體系,此回個展特別的是廖修平更另闢一脈,展出多件具東方特質的水印木刻版畫演繹創作。這是廖修平的延異開展,同時也是生活於這塊土地臺灣人的共同經驗,最終構築出廖修平的藝術典範,同時也是放諸國際依然綻放光彩的風華。
售票網站:https://event.culture.tw/YATSEN/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20312
活動時間 | 活動地點 | 活動票價 | 結束時間 |
---|---|---|---|
2022/09/03 09:00:00 | 1樓博愛藝廊及文化藝廊 | 無售票 | 2022/09/21 09: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