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心.勇士之魂〉多元族群文化活動:原舞飛揚活力秀(巴瀨藝術工坊、喜裂克文化藝術團、南光國小、溪南國小、埔里國中、宏仁國中、大成國中)

臺灣中西部地區遼闊的平野丘陵地帶,十七世紀以前,皆屬平埔原住民族群的生活空間與社域。然自荷蘭、明鄭、清代等政權先後治理臺灣,以及閩、粵兩籍大量漢人渡臺拓墾,在土地競爭與地權的爭奪下,中部地區平埔原住民族群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為了力圖生存以及尋求民族命脈的生機,試圖尋求新的園地。
1814年(嘉慶19年)「郭百年侵墾屠殺事件」後,埔里蛤美蘭社透過邵族思猫丹社(Shwatan)的引介,求
靠中西部地區平埔原住民族群移入埔里盆地來加以自保。自 1823 年(道光 3 年)起,開啟了西部平原平埔原住民族群遷移埔里盆地的浪潮,包括道卡斯(Taokas)、巴宰(Pazeh)、噶哈巫(Kaxabu)、拍瀑拉 / 巴布拉(Papora)、阿立坤(Arikun)、羅亞(Lloa)、巴布薩(Babuza)諸族共有三十餘社群,此為清領時期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原住民集體遷徙,呈現今天埔里多元豐富的族群特色。
平埔原住民族群進入埔里盆地後訂定公約「毋許入山擾劫生番,毋許持強凌弱,毋許引誘漢人在此開墾,毋許傭雇漢人在地經營,若有不遵,鳴眾革職」的誓約,試圖建立平埔原住民族群的「烏托邦」,彼族與本族間皆以打里摺 Taritsi 相稱,即盟友族親一家人之意。
中部平埔各族群遷徙在埔里建立新家園以後,仍保存各自語言及延續傳統祭儀約有一世紀,後來因經濟、社會、政治、教化、教育、宗教等因素,導致族群文化的傳承逐漸式微。近期埔里打里摺族親致力于文化復振、語言傳承,積極爭取復名復權,恢復原住民身分,俾受法律制度保障。
土生土長的埔里人,約有一半以上流著平埔原住民族群的血緣,在地的文化,處處隱含著平埔族群的因子,200年來平埔原住民族群「日久他鄉成故鄉」的故事,深深影響埔里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
12月2日及3日兩天特辦理平埔族群入埔200年紀念活動暨〈台灣之心.勇士之魂〉多元族群文化活動,讓大家一起來認識埔里這塊土地上,平埔原住民族群的特色文化及產業。

原舞飛揚活力秀-12月3日
10:00-12:00 巴瀨藝術工坊、喜裂克文化藝術團
14:00-16:30 南光國小、溪南國小、埔里國中、宏仁國中、大成國中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活動票價 結束時間
2023/12/03 10:00:00 埔里鎮(南投縣)= 無售票 2023/12/03 16:30:00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uli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