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說:中興造紙故事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前身「中興紙廠」可追溯至日治時期。二十世紀初,隨著紙張需求增加,人們尋求製紙的新材料,宜蘭地區製糖剩餘的甘蔗渣,因而開啟了宜蘭製紙…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前身「中興紙廠」可追溯至日治時期。二十世紀初,隨著紙張需求增加,人們尋求製紙的新材料,宜蘭地區製糖剩餘的甘蔗渣,因而開啟了宜蘭製紙…
【微光顯聖-台東天主教白冷外方教會建築】藉由過往映照當代,鼓勵大眾關心整體環境品質的提升,激發台灣當代建築的創作活力,逹到建構理想安居場所之目的。展覽…
張月娥老師,民國16年出生台北瑞芳,33年任教礁溪國校,46年轉調礁溪國中任教。48、52、53、54、56、63年獲選宜蘭縣優良教師,57年創設宜蘭縣第一團國中國樂團…
莊進才藝師生於1935年1月7日,自小隨著新樂陞職業北管劇團(冬瓜山班)團員的父親莊木土的腳步,走進了北管人生。從擔任冬瓜山班二手鼓起,陸續打銅鑼鈔、頭手…
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傳習計畫結業藝生進駐展示館一樓的「傳藝工坊」展開創作,同時透過現場示範解說與教育推廣活動,讓民眾可以近距離欣賞到工藝創作的手路功夫…
本生命故事展書寫頭城鎮聖方濟安老院的長輩,如同一本本豐富的真人圖書,帶著歷史、文化、個人 的生命史,值得去了解與探究。在這裡渡過的日子裡,也在思考,如…
為推廣環境藝術及建築美學,國內第一座以建築為公共藝術的蘭陽博物館與實構築學會合作,共同推出【構築.敘事—2022實構築展】,以國內當代24件優秀建築作品,展…
「冬雨.遠山.近海―宜蘭當代女性藝術家」,以宜蘭的人文特色,好山好水,加上各個女性藝術家都對宜蘭有許多的淵源記憶和故事描述,將對故鄉的情懷轉化成對當代…
將展出攝影家沈昭良《映像南方澳》(1995-2018)以及《STAGE》(舞台車 / 2005-2021)兩系列作品;為沈昭良橫跨廿多年,深具風格個與簽名性的創作累積。「STAGE (舞…
台灣故事館新館「經典重現」的第二檔期,則是採用阮義忠老師一九八O年代所攝下的「四季」樣貌,宜蘭縣大同鄉四季村泰雅族部落的人與土地,在一張張的影像中串聯…
宜蘭出身的雕塑巨匠楊英風的作品透過影像的方式在家鄉重現,阮義忠老師則透過難得一見的彩色攝影作品,帶領大家看見台灣各個角落微微泛黃的記憶。新館展區為「…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今年來自全臺師生700件作品參賽,總計54件作品獲獎,顯示國內的文藝創作風氣在校園深耕的力量,更可看見文藝創作素質的提升,開創更多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