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的發現-踏查春天/杜鵑花摺紙DIY】2025島嶼上的博物學家系列

杜鵑的種類非常多,我們常見的大多數都是平戶杜鵑(Rhododendron mucronatum),原產地為日本之培育品種,引進臺灣後成為景觀、園藝上重要的觀賞植物。其實,臺灣這座島嶼上,也擁有不少原生杜鵑種類,而且大多數為特有種喔!在臺博館三樓「發現臺灣」常設展中,也能發現杜鵑的蹤影~「標本的世界」單元裡展示廣泛分布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高山的玉山杜鵑(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 Hayata)腊葉標本,由於氣候條件因素,玉山杜鵑的花期為5-6月。相信縱橫臺灣高山且登過玉山的川上瀧彌館長,在進行植物採集、調查時,一定也採集過玉山杜鵑以及其他臺灣原生的杜鵑種類,把它們帶回博物館收藏。

身為植物學家的川上瀧彌(Takiya Kawakami, 1871-1915)除了發現日本北海道阿寒湖裡的湖中寶石─毬藻(Aegagropila linnaei)外,1903年來臺之後開啟他踏查這座島嶼上許多獨特、稀有的植物種類,這些發現對臺灣植物學大發現有著莫大的學術貢獻,甚至後來許多植物是以川上氏命名。川上瀧彌同時也是1908-1915年間擔任總督府附屬博物館(現臺博館)首任館長。川上館長採集到許多臺灣高山植物的模式標本,原先都收藏於博物館內,後於1920年代將大批川上館長製作的植物模式標本移交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腊葉館」(今台北植物園腊葉館)。

本次活動將帶領觀眾認識川上瀧彌與他的「發現」,透過常設展主題式導覽結合學習單操作及手作摺紙DIY,進一步瞭解這座島嶼上博物學家踏查的故事和多彩繽紛的生物多樣性。

 

 

 

 

 

售票網站: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Detail.init.ctr?actId=50099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活動票價 結束時間
2025/05/24 10:00:00 臺博館本館 無售票 2025/05/25 10:00:00

資料來源: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