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園精舎の鐘の聲、諸行無常の響あり。沙羅雙樹の花の色、盛者必衰の理をあらはす。」-《平家物語》第一卷
「栄枯盛衰(えいこせいすい)」一詞靈感源於日本百年經典《平家物語》,無常的鐘聲與凋零的樹花在開篇牽引著生命的起伏與自然的更替,堉泉本次以四字為題,透過詩意筆觸縱情於山水、雲霧、花卉枝幹之間,再現生死、繁榮與衰退的流動圖景,轉化自然為生命本質的窺探窗口。
堉泉擅糅合東西方藝術語言,經過長年對於繪畫媒材的探索,使水墨與油彩重生於畫布,筆法靈動自由並在韻律中流露變化之美,使自然潺潺於時間長河,築構出獨特的藝術張力。本次展覽相比過往系列作品,堉泉透過大面積留白與低飽和色塊處理生命中那些無法預測的未知,這些留白空間在畫面中常表現為虛無的天空、靜止的湖泊或大片未填滿的畫布,使觀者陷入未覺察之深思,這種虛實相生的構圖手法,不僅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典型手法,也是東方哲學中「無」的象徵,藝術家以留白,為生命的無常與不確定性留下影跡,也透露其對未知的敬畏與尊重。堉泉亦於本次展覽帶來小幅寫生紙上作品,該系列作品完成於日本石神井公園,為藝術家旅遊時的隨身創作。因為是與自然併肩的繪畫方式,堉泉認為寫生是藝術家之於自然的最真實呈現,「時間性亦是寫生的框架與解放」堉泉如此說道,在時間的框架下,光線流變景觀、景觀流變觀者、而觀者流變繪畫,使繪畫受時間困囿,卻又在困囿之中解放。
本次展覽以栄枯盛衰為題,面對無常與不可控的,堉泉回應了一種超越榮枯的哲思——在接受變化的同時,也追尋著內在秩序與靜謐之境,唯有理解並擁抱這種無常,才能在生命的波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和諧與寧靜。從2019的《逐一》、2020《破我執》,2021《為白》、 2022《生生》、2023《止觀》,2024《生如夏花》,堉泉繼續以沉靜筆調描繪生命中的孤寂與思索,引領觀者於無常之中看見亙古,並在人生長河的起伏之間尋得內心平和。
活動時間 | 活動地點 | 活動票價 | 結束時間 |
---|---|---|---|
2025/05/10 13:00:00 | 穎川畫廊 | 無售票 | 2025/07/04 20: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