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量子」?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晶片、LED燈、GPS衛星,其實都與量子原理密切相關!2025年適逢聯合國訂定的「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物理學會與物理研究推動中心共同推出《量力而微:量子科學特展》,融合科學、藝術與哲學視角,透過視覺化、生活化比喻、互動裝置與歷史故事,帶領大眾深入微觀宇宙,一探量子世界的奇異與革命性。
特展以「微中見奇」為主軸,從量子概念誕生、理論爭辯到未來科技應用,讓觀眾循序漸進理解量子疊加、量子糾纏與不確定性等奇異現象,並進一步思索「真實」與「觀測」之間的微妙關係。
展場以「薛丁格的貓」為靈感發想主視覺,結合可愛貓咪形象、薛丁格方程式中的數學符號,呈現帶有幽默感、哲思張力的視覺語言,象徵量子科學中對現實的重新想像和理性之美。展覽分為4大主題單元,涵蓋量子歷史、奇異現象、科技應用與哲學思索,搭配一系列互動裝置,讓抽象難解的量子概念不再遙遠。
展覽收尾當天正逢「世界量子日」,日期取自普朗克常數(h ≈ 4.14 × 10⁻¹⁵ eV·s)的數值意涵。今年全球各地也陸續舉辦量子主題活動,共同紀念這個關鍵的里程碑。這不只是物理展,更是一場挑戰常識的思辨旅程;歡迎走進展場,一起發現量子世界的奧祕,重新想像我們所熟知的世界。
售票網站:https://iticket.nmns.edu.tw/iticket/
活動時間 | 活動地點 | 活動票價 | 結束時間 |
---|---|---|---|
2025/06/14 09:00:00 | 第二特展室 | 憑恐龍卡或展示場門票即可入場觀展、票價參考:https://www.nmns.edu.tw/ch/visit/ticket/ | 2026/04/14 17:00:00 |
資料來源:https://web3.nmns.edu.tw/Exhibits/114/exploring-tiny-won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