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好地下青年藝術培力展➁
像蝸牛行走・名為家的場域 — 黃榆惠、謝明澄雙個展
展覽日期:2024.11.30(六)-2024.12.23(一)
展覽地點:好地下藝術空間 (花蓮市節約街37號B1)
開放時間:每周五、六、日、一 12:00-20:00
培力計畫導師:汪曉青
【展期活動 】
▸ 展覽開幕|2024.11.30(六)14:00-16:00
14:00-14:30 茶會與藝術家導覽
14:30-16:00 創作對談
主題:用影像構築家,用創作緩慢行走
與談人:林郁晉、黃榆惠、謝明澄
▸ 傷口與影像重疊 攝影工作坊|2024.12.01(日)14:00-16:00
帶領藝術家:黃榆惠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ZsTuxeZUiRQ3JNph6
【展覽論述】
面對是什麼?逃避是什麼?
焦慮是什麼?害怕是什麼?
這些複雜的情緒似乎濃縮成漫長黏稠的光陰,偷偷流進記憶的漩渦,像蝸牛的外殼,蝸牛緩慢的行走而過,慢慢的,如我們在遲疑中過生活。
但那些複雜情感不願僅是肩上的殼,於是我們探頭進去,發現原來這是名為家的框架。
所以,
面對?逃避?
焦慮?害怕?
這些複雜的情緒似乎在創作裡變成了一張張的影像,被插進影像的讀取槽裡,像蝸牛回到殼裡,像我們終究會回到那個名為家的場域。
/
本場展覽帶來兩位處在不同人生階段,作品卻意外共鳴的藝術家,一位是來自臺北的阿美族人—黃榆惠,一位是即將邁入社會的畢業生—謝明澄。
他們的作品雖然源自名為家的場域,卻也都是他們曾試圖逃避、無視、選擇放置一旁的複雜情感,直至透過影像、透過創作,他們終於面對那些刺痛的、恐懼的、焦慮的現實。
對於榆惠而言,她本次展覽所在處理的是與父親之間的關係,並透過父親「鐵工」職業延伸出的個人成長議題。從小時候面對父親高危職業的恐懼,到後來長期的視而不見,再到透過創作正視問題,是一段極為不適的過程,她將那些記憶與觀察轉化成影像、集結成書、變化成裝置,讓家在展場中以各式各樣的型態出現。
對於明澄而言,長大的過程像走出柏拉圖的洞穴般,獨立和自由,伴隨著陣痛和焦躁不安而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從小到大社會灌輸的價值,在成長過程中一一被他自己推翻,他不斷質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追根究柢,或許沒有意義。」 另一方面,他卻矛盾地將童年時對世界、對自己的期待,收進行囊深處,一路背負著在前行。或許,他永遠是個少年。
【藝術家簡介】
▸ 黃榆惠
1998年生於台灣台北市,2020年畢業於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現現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碩士。使用攝影、編輯、版畫、裝置……等複合媒材創作。目前作品關注原住民群體與工人階層,並關注個人歷史與時代的關係,企圖從文化高度涵化的台灣社會藉由創作抽絲剝繭,找到存在於不同層面的自己。
▸ 謝明澄
2001 年出生於台北,2024年畢業於東華大學法律學系學士班,以攝影為主要創作媒材,2023 年入選台南國際攝影節攝影上桌、2024 年入選 Lightbox攝影圖書室-New Wave 攝影創作獎。
活動時間 | 活動地點 | 活動票價 | 結束時間 |
---|---|---|---|
2024/11/30 12:00:00 | 好地下藝術空間 | 無售票 | 2024/12/23 20: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