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崁當代記.終章—南方影像串聯放映會(場次一)

延續南方影展自2021年開始啟動「赤崁當代記—南方影像中的地誌學」、「赤崁當代記‧續章—南方影像中的多重宇宙」的策展實踐:以西川滿經典文本《赤崁記》作為發想,持續透過錄像藝術與常民影像的相互參照,以地景地誌學、非虛構轉譯、城市變遷發展作為主題,交織出多元複調的臺南影像地圖。

場次一:製圖.鴿子.飛行器—李立中與盧均展作品放映會
* 作品簡介:

李立中,《Pontanus的日誌本01海牙人的森林》18m50s/2022
LEE, Li-Chung, The Diary 01 of Pontanus – Hagenaars Bosc

我迷戀賽鴿歸巢的本能,甚至到某種狂熱的程度,卻私心的想知道不是台灣原生種的鴿子究竟從何而來。透過大量史料的翻找,如獲至寶的認識荷蘭東印度公司雇員Pontanus,想像跟隨他的旅程在蘭船東去航線下遍處尋覓鴿子的蹤跡。我利用駐點踏察的機會,穿越交疊十七世紀殖民者的路線,復返歷史現場的觀看,從大航海時代小人物的視角考古又考現兼帶點地誌學的方法分章節輯數書寫與影像互文,趁隙尋找心疼未受重視的鴿子身影(考古),同時也關注當代城市群落與在地環境發展(考現)。更直白的說,這是假藉著尋找自己心愛鴿子的故事,隨著帝國幽靈穿越劇般在他鄉異國情調下,偕行遊歷綺麗福爾摩沙旅程,也對照既存在於現實的又存在於想像當下的。

李立中,《台灣空戰記事》 15m04s/2020
LEE, Li-Chung, The Memo of Formosa Air Battle

李立中無意間從網路上看到一篇報導,內容是有關於二戰時的軍鴿事蹟與一張照片,闡述著鴿子在人類視角下是如何突破重圍安然回家,完成交付的使命。也因這則報導讓李立中更好奇他們的過往與今生,為釐清報導的真實性,開始著手調查爬梳相關史料與文件後,才發現1944年的台灣空戰不只台灣少年工的參與,甚至國際聞名的台灣賽鴿也流傳著一支神秘的鴿系血脈,以及在殖民流動的空間轉換下,面臨殘生空間的消逝與資本開發衝擊的飛雁新村竟也都牽涉其中。於是,李立中嘗試讓他的鴿子再重新演繹1944年10月12日上午的空戰情景,以鴿子的視角看見這片天空的喧囂與平靜,重返現場之際也想像那股歸巢的衝勁,體驗如何肩負身為一隻軍鴿的使命,卻又甩不掉命運的主宰與操弄。

盧均展,《中興664》 10m46s/2019
LU Chun-Chan, Chung Shing 664

作品中介面轉譯的圖像,現實空間建築的對照,都不再是藉由傳統紙本、線性地理解地方,它可能是更為跳躍、更為有機的,但卻更接近當代的方式,我使用鴿子作為此次裂解媒介主體的材料之一,鴿子身上小型攝影機所拍攝的影像觀看方式、鴿子取得影像經由建模軟體運算的再製、實際模型的生產、過程中軟件限制所產生的誤差,這些經過感知、檔案和符號的重塑後,它除了原始地圖符碼上抽象的意義,人在現實空間的身體,之中的遊走、觀看,對映到不同媒介、生物的視角及身體所照映出來的介面,它更多詮釋並演繹了地方與人的發展,以及製圖學、製圖學之外,怎麼去描繪人跟世界的關係所產生的可能與變異。

不同於過去的靜態投影展示,今年度結合「臺南400+民間串聯參與計畫」,將採取放映會的動態模式。映演活動加入藝術家與常民導演對談、跨學科專家與談、城市空間連結等串聯機制,嘗試以關鍵字方式推進討論框架,讓作品開展出新的對話關係與公眾社群。期待影像作品能擴延出多條思考路徑,並累積成臺南地方知識的可能,作為明年度出版集結的籌備。
此次「赤崁當代記‧終章—南方影像串聯放映會」首波活動,南方影展特別與臺南市美術館串聯合作。適逢館內「沃克、海怪、炮火與他們:熱蘭遮堡400年」特展閉幕階段,邀請兩展策展人、參展藝術家與相關專家進行放映對談,激盪出不同於展場內的討論可能。

售票網站:https://www.accupass.com/?area=all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活動票價 結束時間
2024/06/09 14:30:00 臺南市美術館2館 2024/06/09 17:00:00

資料來源:https://www.tnam.museum/event/detail/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