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原意文化之軌
2024年臺中原住民族文化館(簡稱臺中市原文館),臺中市原文館特展文化之軌,精選「原聚台中˙影領狂潮」影片徵選活動的優秀作品,於臺中市原文館現場展示,為求呼應台灣原住民族日之「原住民族正名」之精神,選擇以獲得評審團獎的《我的名字》黃巧玲之片作為首發,以阿美族的半神半人Sawmah傳說為敘事主題,講述肉身與神靈的雙向姓、更以血液及期待交織而成的屬於自己的「名字」,以優美的畫面及巧妙的節奏,讓人反思自身的「名字」所乘載的重量,延伸血液和文化的認同及混淆,描述當代原民面對「名字」的膠著與掙扎,體現出原住民族正名之後,當代原民的困境,反思正名之後的現況。
另外也精選獲得最佳影片獎的《活出文化》全偉義,以南投卡里部鞍部落及明德部落的青年為影片主體,講述織布、鞣皮、小米等原住民族傳統工藝在部落的傳承現況及推動文化近用的精神,描述當代原民青年面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儘管「原住民族」已被正名,但文化的傳承仍是當代原民文化中的重要議題,也能透過影片來理解原民文化的續存議題。
為了因應兩大議題,原文館特別邀請臺中在地原民藝術家阮原閩,以大型藝術品《Ririh:昔在今在》與兩部影片進行對話,《Ririh:昔在今在》以賽德克族傳統神話故事:繡眼畫眉鳥Sisin的傳說作為發想,主旨為生命的圓,如只傳統織布機上相連的布,禍福相倚的生命旅程、歷史中的世代交替、當代與傳統之間的無限輪迴。旨在以表現傳統中靈鳥肉身經過世代演近依然存在,但其神聖性逐漸消散,就彷彿傳統與當代的原民性中那些可見與不可見的精神性意義依舊在時空的流轉下不端交錯相依,用說不盡的嘆息安慰世代。
三個作品內有阿美族、賽德克族、布農族、鄒族,四個族別的文化展現,用動態的影片,懸掛的實體展品呈現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多色及活力,亦展示傳承的流動感及浮動性。
活動時間 | 活動地點 | 活動票價 | 結束時間 |
---|---|---|---|
2024/08/24 08:00:00 | 臺中市原住民族文化館 | 無售票 | 2024/10/13 17: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