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記憶:VR導演•影友分享會

本次VR藝廊最新展出作品—《島嶼記憶》屬於臺灣的故事,以「沉浸式說故事」為核心,
透過VR技術呈現台灣多元的文化樣貌,引領觀眾深入探索土地、信仰與語言的深刻意義。
三部作品交織傳統與現代,喚起對臺灣文化根源的共鳴與思考。
歡迎前來VR觀賞最新一期臺灣系列VR作品,並完成問卷填寫,就能報名參加導演座談,一起聊聊創作的緣起和發展,同時也透過Q&A時間達成創作者和觀眾的雙向交流。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時間:2025/08/16(六)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3F藝術圖書中心-數位資源體驗區

講者:高逸軍導演/陳識安導演/賴冠源導演(本期展出VR影片導演)

本期展出影片簡介:

➤ 高逸軍《落難神像》
    再現了臺灣80年代末南臺灣的港都風情,新科技VR時代的到來,換來了一次得以沉浸在神像視角的體驗機會。1987年,愛國獎卷吹起了熄燈號,但吹不熄這塊土地對傳統信仰的薄弱崇拜。故事藉著一位青年與神像工藝的情感連結,映照出整個大環境的氛圍與價值觀。
 

➤ 陳識安 《人之島後》

    飛魚生存在一種危險平衡,一種得不到安定的動盪,時刻都在逃亡著,是否猶如現在的我們?隨黑潮漂流經過臺灣東海岸的飛魚群, 第一站抵達蘭嶼,所謂臺灣的最後一塊淨土,牠們屬於神賜予的禮物,達悟族的生活象徵和食物,人與海洋共生著。有著飛魚靈魂的人們,從大島的試煉後回到小島找尋生存的道路。阿嵐回到家鄉,面對許多矛盾的選擇,不變的是保護蘭嶼、減緩破壞的心,他的焦慮似有似無的懸在空中,是一個永遠放不下的擔心。
 

➤ 賴冠源《喚說其語Ep.1潛入西拉雅》

   使用聲控及語音辨識技術的互動VR實驗紀錄片,讓觀眾於觀影時說出沈睡中的臺灣原住民西拉雅族語;觀眾將身處於一條「語言的道路」上,藉由完成聆聽與道說來穿梭於紀實影片中,感受西拉雅語復育現狀,同時體驗語言復育所賦予大地的生命力。
 

影友會參加方式:

請至VR藝廊完成觀賞最新一期臺灣系列VR作品,並完成問卷填寫,即可報名參加導演座談,採網路報名,開放30個名額,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額滿為止,錄取名單公布於本館網站,不再另行通知。
正取及備取名單公告於本館網站,正取者因故無法參加者,請於活動前3日自行上網取消或來電取消報名〈正取取消之員額,依備取排序順序遞補〉,未依規定取消者,本館將列入限制日後參加活動之機會,敬請合作。
網路報名若未額滿,活動當天將於藝術圖書中心報到處開放現場報名。
報到時間為13:50-14:00,逾時未到視同棄權,缺額由現場報名遞補。

 

注意事項:

活動中將進行現場拍照,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本館將相關照片資料應用於非營利之教育推廣等用途,含研究、公共服務、公開展示、播送及傳輸等之權利。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112年2月20日起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除下列特殊情境建議須戴口罩外,由參加活動者自主決定是否戴口罩:

(一)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

(二)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

(三)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

(四)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

活動當日若造成藝術圖書中心聲音影響,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來館交通資訊請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活動連絡人:圖書資料組詹小姐04 -23723552 轉 382

 

售票網站: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55019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活動票價 結束時間
2025/08/16 14:00:00 3F 藝術圖書中心-數位資源體驗區 無售票 2025/08/16 14:00:00

資料來源: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