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門木雕創作展“人生縮影”
延續35年的創作理念和歷程,作品記錄對生命與人、事、物的關係,串連著歲月的堆積,只為一個理念,用木頭記錄著。 作品常是現實、現象的反射,或生命或情感或人…
延續35年的創作理念和歷程,作品記錄對生命與人、事、物的關係,串連著歲月的堆積,只為一個理念,用木頭記錄著。 作品常是現實、現象的反射,或生命或情感或人…
延續35年的創作理念和歷程,作品記錄對生命與人、事、物的關係,串連著歲月的堆積,只為一個理念,用木頭記錄著。 作品常是現實、現象的反射,或生命或情感或人…
個人經歷 : 1954年、文化大學畢業,24期預備軍官,曾任禮品公司設計主管、543樂團團長、後山樂團音樂總監、師事潘俊任老師手作陶、內政部社團法人中國文化國際…
本特展係要凸顯西拉雅族在臺南土地上的長久歷史,特展以原住民考古發掘行動成果作為展示,俯瞰意涵發掘過程中低頭對於坑面的遺物遺跡進行記錄,而「向」是西拉…
以「永續農業」為核心,推出了融合最新體感數位科技的《永續農業穿越劇場》展示了臺南農業的悠久歷史與輝煌成就,更以創新的數位科技手段,讓市民和遊客了解臺…
2024 實構築展覽 Non-Parallel: [ 無 ] 平行,旨在呈現疫情解封後完工的建築作品。我們將揭開建築背後不同單位——建築師、營造廠、業主——之間的多重宇宙,勾勒出…
臺南代表藝術家曾培堯(1927-1991)是繼顏水龍(1903-1997)、郭柏川(1901-1974)之後,在臺灣藝術史的發展脈絡上,獨特且關鍵的存在。他追隨郭柏川為南部美術…
以常民記憶和公眾參與 為基底的記憶庫,今年更以「臺灣甜:詠唱島嶼記憶」推出主題展覽,在圓形劇場外展出集結學校、地方等不同社群參與,透過生成式AI轉譯「甜…
本特展是關於原住民族個人、部落、族群不同層次的故事。由南高屏地區的9個原住民文物館共同書寫,館員及族人透過田野訪談、歷史資料蒐集,匯集許多的在地聲音,…
本特展是關於原住民族個人、部落、族群不同層次的故事。由南高屏地區的9個原住民文物館共同書寫,館員及族人透過田野訪談、歷史資料蒐集,匯集許多的在地聲音,…
臺灣的運動文化不僅凝聚集體認同,也帶給個人身心放鬆的時刻。臺灣的運動文學發展也引領讀者一探不同力量打開的多重宇宙。 台灣的現代運動文化以及新文學同樣發…
臺南市政府財政稅務局藝文走廊自即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止舉辦楊士香老師個展,主題是「沐色芯約」,老師喜歡手作卻不想被制式的框架束縛,心悅於不同領域的媒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