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的日常
「特別的日常」呈現特殊生的日常面向,強調障礙並非局限,而是展現自我的方式。展覽透過藝術作品展示身心障礙者的創作成果,突顯他們在社會參與與文化共融中的…
「特別的日常」呈現特殊生的日常面向,強調障礙並非局限,而是展現自我的方式。展覽透過藝術作品展示身心障礙者的創作成果,突顯他們在社會參與與文化共融中的…
2025年度的首檔展覽,當代一畫廊很榮幸邀請兩位女性藝術家——林莉酈與胡晴雯,攜手以雙個展的形式呈現她們的最新創作。本次雙個展呈現了兩位藝術家相互呼應的創…
國立歷史博物館擁有豐富的通貨收藏,包括先秦到現代的各式銅、銀幣、銀兩等。而中央銀行及所屬中央印製廠、中央造幣廠等(以下簡稱央行),不但承擔印鑄國…
國立歷史博物館是臺灣少數兼具傳統書畫、器物、現代西畫與當代藝術展覽及典藏基礎的綜合型博物館,始終秉持著分享藝術與文物收藏知識的使命,致力於在社…
主題特展 | 文學福袋 | 精彩短講 九歌出版社 | 洪範.爾雅.文訊.紀州庵聯合展位 | 聯合文學 | 印刻出版 2025台北國際書展:文學書區 2025年台北國際書展在春…
南門館自2013年11月開館已屆10年,今年度將原有常設展覽與古蹟修復現地展示全面整合更新,內容包括:定義、市場、戰場、生產、樟腦專賣、鴉片專賣、南門工場以…
《博物臺灣》是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第三部曲,藉由「自然臺灣」及「浮生臺灣」兩大展示主軸,以臺博館特有蒐藏或具代表性的標本為重心,展現臺灣的在地特殊性與…
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隆重揭幕,時序回溯至臺博館的源起:一百多年前,臺博管初創立的20世紀初,臺灣博物學家擅場的「發現年代」,探索那些奠定今日臺博館收…
2025年為臺灣著名前輩畫家陳澄波先生誕辰130周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共同策展,展出陳澄波畫作8件原件畫作,與臺博館的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
本特展精選自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經甫博士慷慨捐贈的萬餘件偶戲文物,包括戲偶、戲台、道具、劇本與面具等,展現偶戲文物乘載的多元文化,並由此帶領觀…
吳素絹,一位開朗逐夢的女性畫家,生長於新店郊區,從小與鄉野溪谷為伴,以天地為家。「我的鄉土 我的家」是吳素絹多年來創作風景與人物油畫的成果,呈現了她對…
簡玄明與蔡玉雲夫婦,雖未曾接受過正式的藝術學院訓練,但他們對生命和大自然的深刻感悟,讓他們在中年時選擇進入繪畫領域。為了提升畫藝與豐富畫理,他們於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