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畫-謝梅英水墨個展
藝術從生活中來,我喜歡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將平凡的事物轉化爲具有深意和美感的作品。此次作品有行旅寫生、翎毛花卉、民俗風情、環境變遷等題材,通過水墨…
藝術從生活中來,我喜歡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將平凡的事物轉化爲具有深意和美感的作品。此次作品有行旅寫生、翎毛花卉、民俗風情、環境變遷等題材,通過水墨…
色彩有溫度,畫裡有心情 畫是一種氛圍一種感覺,讓您在寧靜美好的 氣氛中,品味花鳥意境之美。 粉彩筆顏色多變,色彩飽和厚實有力。 自由隨性的筆觸,詮釋出全…
主辦單位:台灣傳神藝術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國立屏東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本次聯展特別邀請臺灣藝術教育館提供20幅全國學生美術比賽作品與知名…
售票網站: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活動票價 結束時間 2025/05/24 10:00:00 臺北…
「祇園精舎の鐘の聲、諸行無常の響あり。沙羅雙樹の花の色、盛者必衰の理をあらはす。」-《平家物語》第一卷 「栄枯盛衰(えいこせいすい)」一詞靈感源於日本…
2025年5月也趣藝廊將帶來日本藝術家:Akiko SUMIYOSHI及U-die雙人展覽《Protection》兩位藝術家分別從東方自然觀與西方權力敘事的視覺語彙切入,將「保護」這一…
2025年初夏,台北藝文氛圍濃郁,「Voices」突破傳統展覽格局,聚焦多元樣貌的「大型雕塑」、「裝置藝術」或「跨域整合」,展現當代表現形式的廣度與深度;同時…
本次展覽《當我們同在一起》由三位藝術家胡少瑗、梁文如、盧昱秀共同展出。展出作品來自三位藝術家在教學生活中,逐漸臻於成熟的技法與生活體察之分享。在三位…
清宮緙絲刺繡為本院典藏重要組成。緙絲在古代為珍貴絲織品,至遲在唐代已將緙毛通經斷緯的織法運用在絲織,宋代之後緙絲的裝飾性和實用性大增,並且轉向純粹欣…
本院典藏的文物,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種。國寶雖然也經常安排於各種展覽中展出,但為了讓來訪者不論何時到院都…
北宋蘇軾(1037-1101)等人關注繪畫與詩詞藝術之融合,視畫為「無聲詩」,詩為「無形畫」或「有聲畫」,帶動藝文界詩畫緊密關係的創作。在此背景下如何表現「有…
書法是漢文化圈特有的藝術,長久以來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蔚成體系,也自然應用在日常生活裡,了無古今的隔閡。有關中國書法從古到今發展的歷程,始終是大家關心的…